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

【岐阜】DAY2 – 旅人的驛站──馬籠宿

日本北陸》旅人的驛站──馬籠宿(まごめじゅく)、馬籠宿の店家(まごめじゅくのみせ)、馬籠宿の小物(まごめじゅくのこもの)


確定公司這次的員工旅遊,是小芋頭曾經去過的日本北陸時,小芋頭就大膽要求褔委會讓我搶先看一下行程,原始的行程和之前去的差沒多少,不過為了大家的褔利,有幾個不必要的景點建議褔委請旅行社換掉,像「馬籠宿」也是爭取後才有的。


走進「馬籠宿」很多人一定會被江戶時代的老式建築給吸引住,或許之前有走過一次「妻籠宿」的關係吧,所以反而吸引我的是那些擺在牆角邊不起眼的小物,每一個都好有自己的特色,和一群喜歡拍照的同好,拿起相機就開始狂拍、特拍。


之前是去「妻籠宿」遊記
http://winniemaga.blogspot.tw/2014/10/day2_87.html


↓自江戶時代以來以江戶為起點發展了五條重要幹道,計有東海道、中山道、甲州街道、日光街道、奥州街道,有「天下五街道」之美名,分別聯繫了日本本州重要都市,而「馬籠宿」是中山道上重要驛站。



↓馬籠宿散策地圖2-1
http://www.kiso-magome.com/map/mapimages/magome_2013.pdf


 
↓馬籠宿~妻籠宿散策地圖2-2
http://www.kiso-magome.com/map/mapimages/magome_2013.pdf



↓馬籠宿~妻籠宿全程走完,可以拿到完步証書喔,這樣的行程只有自由行才能完成吧。



中山道上設有六九座驛站,其中就有十一座位於木曾路內,位於南端靠近京都的便是「妻籠」和「馬籠,兩地距離約八公里左右,正好形成一條沿著舊街道的健行路線,全程如果走完還可以申請一張證書喔。

話說,十七世紀初,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後,首先著手修整道路。他以江戶為起點,規劃了五條主要幹道(文章前面有提到),並在各幹道上設置讓武士、商人歇腳洗塵和運送貨物的「宿驛」,並受中央政府管理。 這五條幹道當中,以連接江戶和京都的東海道及中山道為最主要道路,東海道沿海線延伸,中山道則走內陸地區,全程約五百四十餘公里。


↓往上走是「妻籠宿」方向。



↓來到「馬籠宿」除了看看江戶時代的街道,有時間的話別忘了進去每一個店家看看喔,如果時間有限,就找幾間自己覺得不錯的特色店家進去參觀。
google街景圖位置https://www.google.co.jp/maps/@35.528434,137.569538,3a,90y,24.15h,89.9t/data=!3m5!1e1!3m3!1sL5ZE-H6fknlAiPLyck3zUQ!2e0!3e5



↓我們要往「馬籠宿」走。



↓拍照紀念一下。



↓我們要往「馬籠宿」走。



↓我們從這個入口進入「馬籠宿」。
這裡完整呈現約300年前,江戶時期的街景,所有電線都被埋在地下,地面上看不到一根電線。
google街景圖位置https://www.google.co.jp/maps/@35.528401,137.569502,3a,90y,230.63h,93.51t/data=!3m5!1e1!3m3!1spvdV-XhAZM5hkasHMHeAXA!2e0!3e5



↓來這兒,一定要瞭解一下當地的歷史,想當然兒,日文看不懂囉。
google街景圖位置https://www.google.co.jp/maps/@35.528364,137.569467,3a,90y,283.16h,88.94t/data=!3m5!1e1!3m3!1s0zO48yu03T793RUFBLsopA!2e0!3e5







↓酒樽 さかだる。



↓白色是「石板路」。



↓和同事一路你拍我,我拍你,哈哈哈。



↓日本的風車,很可愛吧。



↓馬籠的小吊飾,應該買一個回來紀念的。



↓お食事処:馬籠宿「中井筒屋」の蕎麦
http://www.kiso-magome.com/kaiin/users/nakaizutuya.html



↓馬籠宿「喫茶かっぺ 」http://www9.plala.or.jp/magome/



↓走到這間手作店,大家都瘋狂在外面拍照,因為它賣的東西,真的太可愛了。



↓手作店可愛的情侶娃娃3-1。



↓手作店可愛的情侶娃娃3-2。



↓手作店可愛的情侶娃娃3-3。



↓手作店的綠色編織包是大家公認最想買的,不過對我來說不實用,拍照記念就好。



↓手作店。這個不知道是什麼東西,超可愛的說。


或許我們一行人太注意這些小東西了,突然有一個穿著江戶時代的服裝的人,從我們旁邊擦身而過。
『小芋頭,那是郵差喔。』同事對我說。
『真的嗎,在哪。』回過頭看時,他已經離我有好長一段路了⊙⊙
可惜,沒和他合影留念。



↓可愛的斗笠帽子。



↓可愛的小吊飾,這個做燈罩應該很有感覺。



↓門簾,本來想買的,可是考慮到全黑就沒有買了,現在想想,其實還是要買一幅回來做紀念。



↓燈籠吸盤小吊飾。



↓曾經有一個瘋狂的念頭,想把每一次去日本旅遊,當地的燈籠都買回來,最後被大家唸了一頓,所以還是放棄。







 

↓色彩繽紛的草鞋。



馬籠脇本陣史料館
裡面有賣可愛的小東西喔,但是不多就是,可惜禁止攝影、拍照,不然就可以讓大家看一下了。
google街景圖位置https://www.google.co.jp/maps/@35.526974,137.567823,3a,75y,275.48h,87.04t/data=!3m5!1e1!3m3!1sNKicVxWd5Uks54_GY22sVg!2e0!3e5



↓お食事.土産:大黒屋
http://www.kiso-magome.com/kaiin/users/daikokuya.html

google街景圖位置https://www.google.co.jp/maps/@35.526787,137.567641,3a,73.7y,310.53h,86.81t/data=!3m5!1e1!3m3!1s9Cl1FqScOsabUFBg0t1llQ!2e0!3e5



↓藤村記念館http://toson.jp/

google街景圖位置https://www.google.co.jp/maps/@35.52664,137.567483,3a,84.5y,317.61h,95.19t/data=!3m5!1e1!3m3!1sqaylBttsoJf8qrKtMqSYpQ!2e0!3e5


妻籠宿與馬籠宿能迅速發展觀光,日本文學家「島崎藤村」的名著「拂曉前」為重要的幕後推手;島崎藤村是馬籠宿人,生於1872年,當地人因而特別修建了一座「藤村紀念館」 。


島崎藤村
大正時代日本著名的小說家、詩人。明治五年(西元1872年)生於日本長野。本名島崎春樹。明治二十五年參與文藝雜誌《文學界》的創刊,陸續發表了劇詩、小說和評論等文章,五年後,發表第一本詩集《若菜集》受到注目。隨後發表多首詩作,被視為日本近代詩的起點,對後來的詩人影響極大。在小說方面,他所寫的長篇小說《破戒》為他奠定在自然主義文學上的代表性。後又發表《春》、《家》等自傳式小說。但不久後因妻子過世,他帶著兩個兒子與兩個姪女一起生活,卻與其中一個姪女發生了不倫關係,並且使之懷孕。受基督教義影響極大的島崎,為此深感苦惱,因而逃離日本,留學法國,停留三年之久,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戰。回國後他開始將這段故事寫成小說,就是《新生》,並在報上連載,做為對他自己罪孽的懺悔。1928年,他開始撰寫《黎明前》,翌年開始於《中央公論》上連載,連載到1935年。是島崎最後的大作,也是他最高的傑作。1943年8月過世。享年71歲。(文字引用城邦讀書花園)










↓馬籠茶屋,口渴了嗎,不妨進去喝杯道地的日本茶喔,對了,這裡也有提供民宿喔。
国際的な馬篭茶屋http://magomechaya.com/

google街景圖位置https://www.google.co.jp/maps/@35.526451,137.567218,3a,90y,289.54h,93.75t/data=!3m5!1e1!3m3!1sAV_jE9mF51ucLBP-6Gy7Cw!2e0!3e5



日本北陸》馬籠郵便局(まごめゆうびんきょく)


在馬籠街道走著走著,看到一個「郵便局」,和同事好奇的走進去看。
『耶!大家都在這兒。』好奇的走過去看,原來大家是在寄明信片給自己。


↓乍看之下以為是一間店,仔細看旁邊的紅色郵筒才知是「郵便局」。

google街景圖位置https://www.google.co.jp/maps/@35.526403,137.56715,3a,90y,321.44h,89.75t/data=!3m5!1e1!3m3!1sCYWl4RrhBMNAVzZktgezbg!2e0!3e5!6m1!1e1



↓忍不住也想買一張明信片寄給自己,沒想到同事說:『這兒沒有賣一張,都是賣一包的⊙⊙,我送你們一人一張吧,上面已內附50元郵資,你們再另外買20元補足就可以寄了。』
真是太感謝了≧▽≦



↓然後走到櫃台用簡單日文說:『切手(きって)20円2枚を買います。』



↓回到蓋紀念章的座位時(照片中的長桌),一時也寫不出什麼話送給自己。



↓桌上剛好有紀念章,大家蓋了章、寫上地址及收件人。



↓然後把明信片投進郵筒裡,OK了。



沒想到郵筒成了大家拍照的地方≧▽≦
回到台北的第三天,收到「馬籠宿」寄來的明信片。

一般日本作業時間是5-7天收到,因為我們是行程第二天就寄,所以回到台北才會這麼快就收到。


↓簡易的郵便局,成了旅人最好的回憶。往後出國,還要繼續寄明信片給自己,算是一種記憶、一種回憶。



↓もちせんべい。



↓每年冬季限定的木曽地酒「杣酒 そまざけ」。



↓圖片取自/日本樂天市場
http://item.rakuten.co.jp/vin2/1465539/



↓圖片取自/日本樂天市場
http://item.rakuten.co.jp/vin2/1465539/


杣酒とは?
昔から山仕事に務める男たちが愛したお酒です。
間伐や伐採などの力仕事に疲れた体と心に沁み込む旨さ!
素朴などぶろく風味の生酒が杣酒なのです。
どぶろく風味の杣酒

意思就是:以前從事山上務農工作的男人,因為砍伐工作所付出的體力及勞動,容易使身體疲勞,所以他們會喝這種酒來振奮精神,感覺有點像台灣的維士比、保力達、補立康之類的提神飲料。









↓せんべい(手工煎餅)店。



↓扇子。



↓馬籠川上屋http://www.kawakamiya.co.jp/shop/index.html



↓豆吉本舖http://www.magomekan.co.jp/souvenir/28.html



↓馬籠清水屋資料館
http://www.kiso-magome.com/kaiin/users/simizuya-siryoukan.html



↓馬籠清水屋資料館。



↓さるぼぼ。



↓さるぼぼ。



↓お食事処.甘味処:坂の家.坂の蔵。



↓五平餅 ごへいもち,是當地有名的鄉土料理,只可惜要吃飯了,不然滿想嚐嚐看的說。











↓阿弥陀堂http://blog.kisoji.com/magomeshiseki/200903/article_21.html



↓在日本也很常看見「狸貓 たぬき」的蹤跡呢。



在日本關西地近京都的琵琶湖南方山區有個名為信樂町的地方,以出產「信樂燒」聞名,此區的製陶風格跟日本其他地區的古陶,極為不同,除了生活器具,信樂燒陶還有一項相當有趣主題製品──名為「開運福狸」。這是信樂燒當中最具代表性、最廣為流傳主題陶像,目前信樂町(村),人口約1萬6000人,每年生產的大大小小貍貓陶像,竟有10萬隻之多,遊走信樂町,隨處可見貍貓陶像,最小可當手機吊飾、最大可達2層樓高。造型可愛的開運福狸,起源已經不可考,但福狸所代表8種幸運與美德,卻是信樂人老幼都熟知的。


開運福狸的八個傳說
1.斗笠:福報好運,隔離從天降臨的災難。
2.大眼睛:聰明正直、洞澈事務的目光。
3.笑臉:和氣、凡事笑臉迎、人心平氣和。
4.酒壺:先苦後樂,有耕耘必有收穫。
5.帳簿:信用,一言既出,就像白紙黑字、說到做到。
6.圓腹:肚量,寬大為懷、與人為善。
7.錢袋:財富,錢袋滿滿、吃穿不愁。
8.尾巴:有始有終、做事會持之以恆。


因為福狸代表開運與福氣,所以很多商店便喜歡用以佈置店面,希望能像招財貓一樣帶來好運與源源不絕的客人。


另外一有此一說:在四國地方,狸的傳說相當盛行,例如愛媛縣松山傳下來的「八百八狸」(高畑勳的《歡喜碰碰狸》便是由此得來的靈感)據說從天智天皇的時代就一直住到現在,可說是相當強勢的一支狸族,在幕府時代松山藩家中發生動亂的時候,還聽說狸在其中露臉的傳聞,如果您曾注意的話,會發現日本飲食店門口常擺著一隻帶著斗笠的狸,以祈求生意興隆;據說這只狸就是以八百八狸爲雛形所製成。(文字引用YAHOO知識)





↓猜猜小芋頭在這兒買什麼飲料解渴。



↓google街景圖位置https://www.google.co.jp/maps/@35.524668,137.565631,3a,90y,311h,91.49t/data=!3m5!1e1!3m3!1sqjAf5BaoF-vv30c9RDogWA!2e0!3e5



↓白白那條就是石板道。
google街景圖位置https://www.google.co.jp/maps/@35.524609,137.565545,3a,90y,36.07h,97.45t/data=!3m5!1e1!3m3!1s2aTA8sRNEIy49BMBlfLQxA!2e0!3e5



↓お土産「馬籠館」http://www.magomekan.co.jp/



↓小芋頭買了一瓶「飛騨牛奶」120円,其實之前和哈尼來就一直很想喝,可是那次的行程,每餐都吃的好飽好飽,根本吃不下任何東西,這次特地把肚子空出來,就是想一嚐高山的「飛騨牛奶」,果然好喝。



馬籠観光協会 -中山道木曽路馬籠宿
http://www.kiso-magome.com/




回「2005.08.05-08.09日本北陸」文章總連結
回「2007.08.31-09.04員工日本北陸」文章總連結
http://winniemaga.blogspot.tw/2014/10/20050805-0809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